2023年7月,武汉大学学生肖某在图书馆因特应性皮炎发作抓挠腿部,被研究生杨某误判为性骚扰行为。杨某拍摄五段视频并迫使肖某签署两份书面道歉信,随后向校方举报要求取消其评优保研资格,引发首次校内纠纷。
事件经网络曝光后,杨某公开视频及道歉信,触发人肉搜索网暴事件。肖某个人信息及家庭住址遭泄露,其亲属因网络暴力导致健康恶化。武汉大学在舆论压力下对肖某实施记过处分,引发公众对校方舆情导向处理的质疑。
2023年10月,肖某家属通过法律诉讼提交七年皮肤病医学证据,法院一审判决推翻性骚扰指控。杨某拒绝道歉并二次曝光隐私,使事件升级为性别对立网络舆论战。双方支持者围绕性骚扰指控争议展开极端阵营撕裂,暴露出小作文煽动舆论审判的社会危害。
事件折射出维权意识与侵权行为的边界模糊问题,校方在未查实证据时仓促处分暴露管理体系漏洞。皮肤病医学证据诉讼的胜诉彰显司法系统对事实原则的坚守,与网络暴力形成鲜明对比。最终,事件成为审视道德飞镖回旋效应与舆论生态畸变的典型案例,凸显理性维权与证据意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