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高校硕士申请门槛显著提高,部分研究型硕士项目要求申请者提交SCI-E区论文,这一标准已接近博士申请条件。随着特朗普政府收紧留学签证政策,大量原计划赴美学生转向香港,导致香港“港三”高校申请量激增,竞争压力呈现白热化趋势。
美国签证审查趋严,包括对社交媒体内容溯源及意识形态预判,使得赴美留学不确定性增加。部分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因拒签被迫调整计划,转而采取“美港混申”策略。中介机构统计显示,混申比例已超过半数,但香港高校承载能力有限,申请难度远超四五年前。
面对竞争,申请者转向更保守策略。如周柏豪从专注“港三”扩展至“港五”院校,赵瑞平则避开热门金融科技专业以提升录取概率。科研论文成为关键筹码,部分学生为赶申请周期,加速将项目成果转化为论文投稿。
与此同时,美国工签政策缩紧进一步削弱留学吸引力。非理工科学生面临毕业即离境压力,促使更多人重新评估留学性价比。政策变动下,不确定性贯穿整个申请链条,从签证风险到就业前景,促使学生及家庭更倾向于选择经济成本低、政策相对稳定的香港作为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