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中俄天然气合作会给中国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所属专辑: 深度观察
最近更新: 9小时前时长: 11:16
深度观察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

# 天然气输气量提升

# 中俄天然气定价争议

# 跨国管道融资分摊

# 能源供应中断隐患

# 蒙古天然气过境收益

# LNG进口价格劣势

# 俄欧能源贸易终止

# 中国能源议价优势

# 蒙古管道建设风险

中俄蒙三国签署协议,启动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设计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与北溪二号规模相当。该项目将连接俄罗斯乌连戈气田、蒙古国及中国,配套升级现有管道输气能力,使俄罗斯对华年输气总量达1200亿立方米,覆盖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近三分之一。线路选择历经二十年博弈,最终确定经蒙古国方案,其过境费及就业收益促成蒙古态度转变,俄罗斯则在定价上让步以推动合作。
价格谈判是核心矛盾之一。中方主张参照俄国内气价(约120-130美元/千立方米),俄方则希望沿用亚洲市场价(约265-285美元)。最终俄承诺以低于欧洲市场的价格(预计200-230美元)达成协议。中国通过管道气替代高价液化气(LNG成本高46%),可降低用气成本,但面临供应灵活性不足的风险,如地缘冲突或技术故障可能导致断供。
俄罗斯加速东移能源出口,源于欧洲制裁提前终止俄气进口及经济压力。中国凭借买方市场优势强化议价权,但需警惕俄未来战略转向或政权更迭对能源合作的冲击。蒙古作为过境国,既获经济收益,也需确保政治稳定性以保障管道建设。
项目计划2026年启动建设,2030年通气,高原施工及融资成本由俄方主导承担。尽管协议深化中俄蒙合作,但能源依赖与地缘风险并存,需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安全。此外,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信号加剧全球经济放缓担忧,或间接影响国际能源市场格局。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