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增速下滑与对美贸易压力
2024年8月,中国出口金额达3218.1亿美元,同比增速降至4.4%,为近六个月最低水平。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33.12%,主因是“抢出口效应退坡影响”。此前因特朗普加征关税预期,企业提前透支出口需求,叠加中美对等关税延长政策,导致后续需求疲软。美东、美西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下降13.4%和11.7%,印证对美出口需求回落。
区域与商品结构分化
尽管对美出口承压,中国对东盟、欧盟和非洲的出口增速分别达22.5%、10.4%和25.9%。转口贸易支撑出口成为关键,但美国近期对第三国转口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进一步挤压贸易空间。出口商品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玩具出口降幅超10%,而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6%,其中汽车出口连续三个月攀升,8月达76.3万辆,环比增长9.94%。
社保基数调整与资金缺口压力
2024年多地延迟公布社保缴费基数,仅五省份明确标准,河北甚至下调基数,反映社保资金缺口压力加剧。上海社保缴费基数下限达7384元,企业月均负担超2600元,接近最低工资水平,导致小微企业经营成本陡增。延迟退休政策与社保缴纳年限延长至20年,加剧灵活就业者断缴现象,进一步恶化社保资金池收支平衡。
政策困境与未来挑战
为缓解社保压力,部分地区尝试微调基数涨幅(如上海仅上调1.02%),但社保新规和企业成本压力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若缴费基数持续上涨,断缴风险将加剧;若下调,则难以应对老龄化加速带来的支出压力。这一困境与出口增速下滑共同凸显中国经济内外需双重承压的复杂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