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肖八(七)史纲分析题第36题

最近更新: 2024-05-18时长: 02:19
24肖四、肖八分析题精简带背(磨耳朵)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肖秀荣冲刺八套卷,卷七史纲分析题第36题精简带背

问题1,1957年,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1.提出背景(出了新问题):

①客观因素(外部对我们的影响):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弥漫着动荡不安的气氛,帝国主义乘机掀起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这对我国也有一定影响。

②主观因素(我们自己出现了问题):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失误,以及少数干部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脱离群众,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面对这些新问题新矛盾,许多党员和干部思想上缺乏准备,也缺乏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的经验。这表明,在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的时候,面临着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

2.汲取经验教训,形成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3.点题:因此,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抄题干)

问题2,如何理解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断“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1.以前没有,是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的(具有开创性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

2.提出的意义(为后来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3.通过改革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通过改革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墓盧1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