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烈士何敬平生平与革命斗争
何敬平出生于重庆巴南区贫农家庭,早年就读巴县中学(今石砚中学),受进步思想影响参与学生运动。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后因识破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面目,弃军返渝。1945年重庆电力公司事件中,他撰写控诉书揭露特务暴行,领导工人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狱中抗争与《把牢底坐穿》创作
1948年因挺进报事件被捕后,何敬平在扎子洞集中营遭受酷刑仍坚贞不屈。他在狱中创作《把牢底坐穿》,以“铁窗诗人”身份用诗歌鼓舞难友,传递革命信念。诗篇谱曲传唱,成为红岩精神的象征。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何敬平在集中营被枪杀,年仅31岁。
红岩精神与历史影响
何敬平与江竹筠、陈然等红岩英烈共同用生命诠释了红岩精神,其事迹通过铁窗诗社活动、工人运动斗争等载入史册。他的诗作《肚皮饿了要吃饭》等揭露社会黑暗,唤醒民众团结抗争。重庆电力公司事件和挺进报事件成为白区斗争的重要节点,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与无畏牺牲精神。
革命文化遗产与传承
何敬平故居、扎子洞集中营旧址等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把牢底坐穿》等诗篇被收录于教科书,其“愿把牢底坐穿”的誓言持续激励后人。红岩精神作为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的象征,在重庆大地上代代传承,成为革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