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提出的核心观点指出,当人处于无理由的热情状态时,能够自然解脱一切执着。这种热情不依附于具体原因,因此不会形成对特定对象(如人、国家或信仰)的依赖。若热情带有目的性,便会催生执着与痛苦的关联,因执着本质上是对外部条件的依附,而依附一旦动摇,痛苦随之产生。
执着行为本身是痛苦产生的根源。多数人因执着于某种观念或事物而形成惯性依赖,当执着对象失去意义或消失时,人会陷入空虚引发的匮乏感。这种匮乏并非单纯物质缺失,而是精神层面的迷失与不安定。
最终,为了填补空虚,人们往往通过匮乏导致的新执着来重建安全感,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唯有保持无目的的热情,才能从执着中彻底解脱,避免因依赖外物而反复经历痛苦与匮乏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