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了多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关于淮水(即淮河),其发源于渝山,渝山位于古代朝阳县(今河南邓州市)以东、易湘郡国(一说为行政区划名)以西,最终从淮浦(今江苏涟水县)北侧入海。渝山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可能指河南境内的大富山。
湘水的源头则位于顺藏之地的东南方向。据考,“顺藏”可能指埋藏之地的东侧,湘水自此向西环绕山脉,注入洞庭湖。另有记载补充称湘水也可能流入东南西侧,此说或为后人注解。
文中重复强调淮水发源于浮渝之山,并提及“地专须藏于阳,久平藏于阴”,推测此句描述浮渝山地势与阴阳方位的关系,暗示其地理特征与四时变化存在关联,但具体含义尚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