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意图进攻宋国,但遭到秦国通过外交手段施压阻止。齐国转而联合赵国共同攻宋,此举引发秦王强烈不满。秦国随后推动赵、韩、魏、燕、齐五国组成军事联盟讨伐秦国,但因战略协调不足未能成功。联军滞留于陈高地区,赵国私下与秦国达成秘密协议,企图借秦军攻魏以转移矛盾,同时为权臣李兑谋取封地。
魏王对赵国的背叛行为深感愤懑,意识到齐赵联盟实为损害魏国利益。苏秦作为纵横家代表,向齐王剖析局势:赵国表面联齐,实则利用河阳分封等手段暗中培植亲秦势力,甚至策划联合秦军攻魏。魏国作为三晋成员,长期面临秦国边境威胁,此次外交危机暴露了诸侯联盟的脆弱性。
齐王曾通过割让阴晋之地强化与赵国的地缘联系,但赵国在获得河阳封地后反而推动秦魏冲突。燕、赵两国虽名义结盟,但因相隔三千里难以形成有效协同。韩、魏等国的外交选择受到秦国重赵策略的影响,五国关系呈现错综复杂的权谋博弈态势。
魏王最终采纳纵横家建议,表面上维持与赵国的合作关系,实则通过平衡外交避免过度刺激秦国。各方势力在封地争夺与军事部署中持续角力,暴露出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策略的实践困境与地缘政治的现实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