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为抵御燕国进攻,采取割让济东三城给齐国的策略,以换取安平君担任抗燕主将。这一济东三城割让行动引发争议,平原君作为决策核心人物,被质疑通过出让战略要地换取外援的合理性。
马夫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安平君抗燕策略存在致命缺陷:若安平君能力不足则难敌燕军,若其智谋过人则可能保存齐军实力,最终导致赵齐借刀杀敌计划落空。他主张由熟悉燕国要塞的将领替代安平君,强调百日内即可击溃燕军。
赵士进一步分析燕赵军事对抗的深层矛盾,指出齐国与燕国存在宿怨,但安平君未必愿为赵国消耗齐军。战略预判显示,若启用安平君将导致两国长期拉锯战,最终耗尽赵军储备。
战局发展印证马夫战略预判:安平君虽夺取三城,但所得土地价值有限,未能实质性削弱燕国。平原君争议决策暴露赵国人才选用机制的弊端,也验证借外将抗敌的风险性。最终赵齐联盟未能取得预期战果,反使两国军力在持久战中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