鸩鸟和毒蛇均是自然界中带有剧毒的动物。鸩鸟的羽毛下毒方法可致人死命,毒蛇的毒牙咬人危害同样致命。两者相遇时,毒蛇试图以“人们厌恶有毒生物”为由说服鸩鸟放弃捕食,并称鸩鸟的剧毒源于食用毒蛇,若能停止便可消除毒性。鸩鸟反驳指出,毒蛇主动以毒牙害人,是真正的害人精,而自身虽有毒却从不主动伤人类,反而作为毒蛇天敌帮助人类,因而成为人类朋友。
鸩鸟强调两者本质差异:毒蛇用毒液攻击人类,属主动害人;鸩鸟的毒性仅被少数心术不正者利用,自身则以捕杀毒蛇维护生态平衡。最终鸩鸟消灭毒蛇,寓言通过剧毒动物对比揭示需透过表象判断本质的道理,即行为动机决定物种对人类的价值。
现实中,鸩鸟物种灭绝已成可能,其羽毛下毒的特性随物种消失而淡出视野。毒蛇虽仍存在,但因生态保护需求,其生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愈发复杂。故事借鸩鸟与毒蛇的冲突,隐喻人类对自然物种的认知需基于本质判断寓言启示,而非仅凭毒性等表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