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北静王被解读为影射康熙第八子胤禩。原著通过第十四回和第十五回对北静王的描写,强调其贤德与外貌特征,如“白蟒袍”“面如美玉”等,暗合历史中胤禩“白气缭绕”“贤王”的形象。结合康熙时期道士张德明的预言,“美字拆解八王大”等玄机,进一步强化胤禩与北静王的关联性。
九子夺嫡事件中,胤禩因张德明算命预言引发康熙猜忌,最终因“海东青事件”彻底失宠。康熙以“死鹰献礼”为导火索,指责胤禩“心高阴险”,导致其政治生涯终结。胤禩所属的八爷党成员,包括九皇子、十皇子等,均遭雍正帝清算,或圈禁或处死,展现夺嫡斗争的残酷性。
雍正继位后,胤禩被改名“阿其那”,其嫡妻郭络罗氏被强行休弃并赐死,死后更遭挫骨扬灰。这一结局与《红楼梦》第四十三回“北静王府要紧姬妾没了”的情节形成呼应,暗示胤禩家族在政治斗争中的悲剧命运。作者借北静王赠念珠等细节,隐喻兄弟相残的皇室权力争夺,揭示《红楼梦》对封建皇权制度的深刻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