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尤二姐的情节被解读为影射清初孝献皇后董鄂氏的历史事件。董鄂妃虽被顺治帝追封为皇后,但其谥号未被后世皇帝追加,且神牌未入太庙与凤仙殿,仅供奉于孝陵龙恩殿,反映出清皇室对其出身的贬抑。这种降格祭祀的细节与《红楼梦》第七十回贾母禁止尤二姐灵柩入家庙的描写相呼应,暗示尤二姐命运与董鄂妃境遇的关联。
书中第六十九回提到尤二姐停灵于“离乡院”,对应历史上董鄂妃去世的承乾宫,进一步强化影射关系。董鄂妃生前因出身争议遭受排挤,胎儿流产并吞金自尽,与尤二姐被凤姐迫害、堕胎后自杀的情节高度吻合。顺治帝为董鄂妃打破礼制,试图废后改立,甚至在其火化后出家,这些史实在《红楼梦》第四十四回、第六十四回中通过贾琏与鲍二家的对话及尤二姐扶正风波得到隐晦映射。
董鄂妃死后祭祀规格的异常,如丧仪未载入《大清会典》、神牌不升太庙等,均与尤二姐丧礼被刻意简化的描写形成对照。顺治帝“因事火起”出家的记载,亦通过书中“假须册批庙或齐”等谶语暗合历史事件,揭示尤二姐故事对清宫秘史的文学化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