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成语故事—一丝不苟

最近更新: 2025-04-05时长: 09:40
小学一年级课外阅读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办事一丝不苟的态度

# 明朝禁止宰杀耕牛禁令

# 明朝回教信徒禁令限制

# 张敬斋官场处事建议

# 知法犯法行为严惩案例

# 升官发财政绩关联性

明朝时期,朝廷颁布了禁止宰杀耕牛的禁令,包括信奉回教的群体也需遵守。汤枝献作为地方官员,遇到信奉回教的人为请求放宽禁令而送来五十斤牛肉的贿赂。他面临是否收礼的两难抉择,遂向同僚张敬斋请教。
张敬斋以明朝初期刘伯温因收受张士诚一坛瓜子金而被贬并毒死的案例为鉴,强调官员应恪守禁令,忠于朝廷而非私情。他建议汤枝斋以“办事一丝不苟的态度”处理此事:将牛肉堆于公堂并张贴告示,公开谴责送肉者“知法犯法行为严惩案例”,以此彰显执法严明。
汤枝献采纳建议,严格遵循“明朝禁止宰杀耕牛禁令”,拒绝贿赂并依规处置。此举被上报后,其“升官发财政绩关联性”得到认可,最终仕途晋升。故事中“张敬斋官场处事建议”成为关键转折,而“明朝回教信徒禁令限制”的背景则凸显了执法与信仰间的矛盾。
成语“一丝不苟”由此典故衍生,形容办事严谨细致、毫不敷衍的态度,既反映历史事件中的执法原则,也成为后世对恪尽职守者的评价标准。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