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在完成北汉灭亡后,意图延续胜势北伐辽国,却因宋军疲乏、后勤不足等问题遭遇惨败。宰相薛居正曾反对伐辽,但宋太宗坚持借灭北汉余威推进,最终在高粱河之战中,辽国名将耶律休哥率精锐突袭,导致宋军溃败。此战成为宋辽战争的转折点,北宋此后长期处于战略下风,宋太宗本人更因中箭逃亡,终身受箭伤困扰。
宋太宗虽在武功上屡遭失败,但在文治方面有所建树。他启用大量文臣,主持编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典籍,保留古代文献,为文化传承作出贡献。然而,其性格刻薄的一面在对待臣民时显露无遗,如对请求修寺僧人的残酷处置,以及对宗室成员的逼迫,均反映出统治手段的严苛。
北宋因高粱河之败及后续对辽、西夏战略失误,逐渐形成外交软弱的局面。宋太宗未能解决燕云十六州问题,且对李继迁兄弟的宽容政策间接导致西夏壮大,使北宋长期面临周边威胁。其执政虽巩固了中央集权,但军事与外交的短板深刻影响了后世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