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于9月12日以“国家安全威胁”为由关闭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导致中欧班列被迫中断13天。此举被指为配合美国对供应链政治化的干预,旨在削弱中欧经济联系及俄罗斯的过境运输收益,同时强化欧盟内部对俄强硬派话语权。事件暴露欧盟在安全依赖美国与经济依赖中国之间的深层矛盾,并引发欧洲汽车、电子产业因供应链中断的强烈反弹。
美国试图通过波兰的行动迫使中国在俄乌问题上让步,但中国通过北极航道及中白合作快速恢复物流,并加速构建多元化物流网络。中吉乌铁路等替代方案将削弱波兰的枢纽地位,其每年5亿欧元过境费面临持续压缩。此外,事件促使中国在合作项目中引入违约赔偿条款,以法律手段降低政治风险。
尽管波兰声称可能再次关闭口岸,但其低估了中国供应链韧性与欧盟内部离心力。欧洲商界对供应链中断的抵制及欧盟紧急协调替代方案,显示美国难以推动欧洲全面对华脱钩。此次事件凸显全球化背景下,以政治手段重构供应链可能陷入“战术胜利、战略困境”的恶性循环,而强化关键产业布局与全球合作共识将成为竞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