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
当债务人通过发行自身权益工具(如股票)清偿债务时,需将原负债(如应付账款)的账面价值与所发行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进行对比。债务人需借记负债类科目(按账面价值冲减),贷记权益工具科目(按公允价值计量),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则以所清偿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依据。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处理
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是债务重组的关键。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高于或低于原负债的账面价值,差额需通过投资收益科目反映。例如,若债务人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低于应付账款账面价值,差额部分作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投资收益。
金融负债重分类与债务重组的区别
金融负债重分类为权益工具时,需直接将负债账面价值转为权益工具账面价值,不涉及公允价值调整或投资收益确认。而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重组需按公允价值入账,两者在账务处理逻辑上存在本质差异,需根据合同条款判断适用场景。
特殊情形与相关费用处理
当债务人发行的权益工具缺乏活跃市场报价时,优先以债务本身的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此外,发行权益工具产生的相关税费(如发行费用)需冲减资本公积,不足部分依次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确保权益工具的账面准确反映其经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