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围绕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与净利润的辨析展开,重点解析了三者的定义与层级关系。营业利润是日常经营活动的成果,通过“两赢四费一幅甲、两减值五收益”口诀辅助记忆其计算公式,涉及收入、成本、销售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会计科目分类规则。
利润总额在营业利润基础上,叠加营业外收入核算范围并扣除营业外支出处理原则。例如,捐赠、罚款等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需计入营业外收支。净利润则是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影响分析后的结果,体现企业税后净收益。
通过利润表的多步式利润表结构,可清晰展示从营业利润到综合收益总额构成的分步计算过程。课程结合例题演练,强调需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不同利润指标的计算步骤,如资产减值损失确认标准、公允价值变动等项目的归属,避免混淆核心公式与核算范围。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了三大利润的递进关系及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