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17.三星堆玉神坛真假难辨,专家经过努力,最后修复

最近更新: 2025-03-14时长: 07:14
三星堆48个历史之谜大揭秘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三星堆遗址分布区域

# 青铜神坛层叠结构

# 玉神坛材质争议

# 文物修复主观臆想

# 赝品认定原因分析

# 古蜀文化三界理念

# 冶铁技术未出现

# 考古价值存疑点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畔,分布面积达十二平方千米,距今约五千年至三千年历史,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古蜀文化遗址。其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金器等文物因古蜀人“毁器”传统多呈破碎状态,需经复杂修复才能展出,如一号青铜神树耗费十年修复,成为禁止出国展出的国宝。
青铜神坛作为三星堆遗址代表性文物,以层叠结构呈现天地人三界理念,底层为神兽,中层为巫师,顶层为山形座。但该文物出土时破损为百余块碎片,经数年修复后虽恢复原貌,却因复原过程掺杂主观臆想,导致其考古价值存疑。专家指出,青铜神坛原有部件丢失过多,修复后的形态可能已偏离真实面貌。
民间收藏的玉神坛因造型与青铜神坛相似引发关注,但被专家认定为赝品。其争议核心在于玉神坛材质争议与古蜀时代冶铁技术未出现的矛盾。由于古蜀人仅能使用青铜工具雕刻玉石,玉神坛的精细工艺难以符合历史背景,且缺乏考古实证支持,故被归为现代仿制艺术品。
三星堆文物修复主观臆想的问题,不仅体现在青铜神坛上,也暴露了文物复原技术的历史局限性。尽管修复后的文物具有艺术展示价值,但其赝品认定原因分析与真实考古价值的关联仍需谨慎评估。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