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鸭子河南岸,是迄今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蜀文明遗址。其分布面积达十二万平方公里,距今约五千年至三千年,出土了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等代表性文物,揭示了古蜀先民独特的祭祀文化与信仰体系。
考古专家通过分析祭祀坑火烧烟熏证据,发现古三星堆人采用分馏法祭祀的痕迹分析,即焚烧竹木、青铜器等祭品以沟通神明。同时,根据预埋剂祭祀的深埋处理特征,推测祭品需埋入地下以接近神灵,印证了《说文解字》中“埋葬安静”的记载。
后续研究还揭露了更为复杂的祭祀方式。在部分祭祀坑中,动物与人类骨骼经血祭仪式的放血特征检测,骨渣呈白色,表明祭祀前需放血处理,反映了古代以战俘、奴隶为主的残忍血祭习俗。此外,青铜神树上悬挂仿生器物的玄寂祭祀的悬挂形式,则通过模拟自然场景表达对神灵的供奉。
专家研究祭祀方式演变指出,分馏、预埋、血祭、玄寂四种方法共同构成三星堆祭祀文化的核心,体现了古人对天地鬼神的多维度崇拜。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古蜀文明的深层内涵,也为探索早期中国祭祀体系提供了关键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