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9.3阅兵方阵踏过天安门,鎏金宝顶映荣光。别忘了,是梁思成林徽因战火中绘图护城楼,爬屋顶建“生命档案”,让这600年建筑见证今日辉煌。#9.3阅兵 #梁思成林徽因 #天安门守护者

主播: 吴学兰
最近更新: 2小时前时长: 05:06
吴观大局 | 吴学兰电台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天安门古建筑保护

# 梁思成林徽因战火守护

# 天安门建筑测绘数据

# 天安门修缮工程方案

# 传统糯米灰浆配方

# 古建筑整体结构保护

# 天安门核心建筑风貌

# 北平战火建筑守护

# 天安门彩绘修复技术

# 六百年建筑历史见证者

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战火中绘制古建筑保护地图,重点标注天安门古建筑保护的脆弱部位,通过送交前线部队确保军事行动避开城楼周边三百米范围。他们白天奔走说明情况,夜间核对天安门建筑测绘数据,为后续修缮工程方案奠定基础。
1935年,梁思成冒险攀爬天安门屋顶采集测绘数据,林徽因在寒风中记录斗拱、榫卯结构细节,完成首份完整建筑剖面图,形成天安门“生命档案”。这些数据成为1949年修缮工程方案的核心依据。
在修缮过程中,林徽因坚持使用传统糯米灰浆配方修补墙体,通过实验对比证明其优于水泥的透气性与粘合力,并指导工匠修复彩绘。梁思成每日巡查木架结构,记录东沿柱加固、彩绘褪色调色等细节,确保古建筑整体结构保护。
1950年,面对拆除天安门周边古旧建筑的提议,梁思成与林徽因撰写万字意见书,强调天安门核心建筑风貌需与周边廊庑牌坊共存。林徽因带病多次呼吁保护古建筑作为民族历史见证者的价值,最终使天安门核心建筑免遭破坏。
这对建筑师夫妇通过测绘数据、修缮工程方案和战火守护行动,让六百年历史的天安门古建筑保护成为可能,使其在阅兵式等重大历史时刻继续见证民族辉煌。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