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三十二条提出结胸症治疗的重要原则:若患者脉象表现为“伏大”,则禁用下法(如泻下药),否则可能危及生命。结胸症以胸腹胀满、疼痛拒按为典型症状,多因痰湿或热邪积聚于胸腹所致。
“脉伏大”是判断治疗方向的关键依据。伏脉提示病邪仍在体表或上部,大脉则表明体内正气尚足,正邪斗争激烈。此时若用下法,会损耗正气,导致邪气内陷,病情恶化。中医将这种关系比作“撤走自家士兵,反助敌人入侵”,强调扶正祛邪的平衡。
针对脉伏大的结胸症,正确治法应以发汗方法为主,如桂枝汤等方剂,通过发汗驱散体表邪气,而非强行攻下。若误用下法,可能引发正气不足、邪气壅滞的危重证候。此条文警示医者需结合脉象与症状,严格遵循“邪在表则汗,在里则下”的辨证原则,确保治疗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