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21日深夜,国民政府工兵营用150公斤烈性炸药炸毁汪精卫陵墓。汪精卫作为国民党副总裁,于1938年叛国投日,成为头号汉奸,其陵墓原址位于南京中山陵梅花山山顶,与孙中山陵墓并列。墓体以五吨钢混浇筑加固,但仍被彻底摧毁。
汪精卫的结局与日军人体试验密切相关。1944年赴日治疗期间,日军临时更改手术方案,将其作为病理试验对象,其经历与七三一部队受害者相似。这一细节揭示了汉奸在侵略者眼中的工具性地位。
陵墓爆破后,汪精卫尸身被运至南京清凉山火葬场火化。工兵指挥官马崇六下令用鼓风机将骨灰吹散,实现汉奸挫骨扬灰下场。此举象征对叛国者的彻底清算,墓坑后被填平改建为“观梅轩”,警示后人。
事件反映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汉奸的严正立场,汪精卫骨灰扬尘成为历史耻辱的具象化符号。南京现存遗址的变迁,亦为这段历史提供了实物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