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军阀刘湘主政川渝期间,以“四川王”之名实行专制统治,党同伐异、热衷内战,并推行横征暴敛政策,导致民怨沸腾。其税收甚至提前征收至2002年,川渝民众对其统治深恶痛绝。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后,刘湘转变立场,通电全国主张对日决一死战。他动员数十万川军出川抗日,强调民族大义川军精神,并抱病亲赴前线。川军誓死抗战到底的壮举,成为抗战史上的重要篇章。
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病逝。其遗嘱明确要求“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并誓言“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不还乡”。这一刘湘抗战遗嘱内容彰显了他晚年对国家的忠诚。
刘湘去世后,遗体返乡时,四川百姓自发沿街哀悼,高呼“将军千古”。尽管他曾是横征暴敛的军阀,但因坚守民族大义并殒身报国,后世对其评价呈现出复杂的历史多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