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俄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密谈引发关注。美国特使维特科夫公开称赞普京“聪明、直率、亲切”,并透露特朗普对普京的“外交示好”感到感动,例如普京赠送特朗普肖像画、为其遇刺事件祈祷等。此类互动凸显普京擅长通过个性化外交策略拉近领导人关系,但其效果因对象而异——例如对拜登无效,而小布什、特朗普则曾因此产生信任感。
美国对俄乌冲突的定性出现显著转变。特使维特科夫及部分美媒开始强调乌东地区“公投加入俄罗斯的合理性”,甚至推翻此前“俄方侵略”的立场,转而将冲突归咎于乌克兰右翼分子挑衅及泽连斯基违背明斯克协议。这一调整为美俄密谈切割乌克兰提供“合理性”依据,暗示乌克兰利益或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特朗普政府提出以“停火换分割”方案,要求乌克兰以矿产、核电站等资源抵偿债务,并试图通过暂停军援施压泽连斯基妥协。美国白宫声称“接管乌能源设施可提供保护”,实则推动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利益交换:俄方控制乌东领土,美方获取战略资源。
泽连斯基试图争取更多支持未果,美俄领导人却已展现利益一致性。分析指出,美俄密谈的核心在于重新定义冲突性质,将乌克兰塑造为“咎由自取”的角色,而双方对领土与资源的瓜分逻辑正加剧地缘政治博弈的残酷性。当前局势被形容为“21世纪地缘政治屠宰”,凸显小国在大国角力中的被动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