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卿在《易经说卦传》的讲解中,以节气划分与时间周期为核心,阐述了自然规律与卦象的对应关系。他指出,古人以五天为一“喉”,三喉为一节,两节为一气,形成每月六喉(30天)的节气规律,强调时间周期对农事与万物生机的直接影响。
通过分析齐和顺的哲学内涵,王殿卿解释“齐”为整齐、平衡之意,“顺”代表顺应自然规律。他以三月、四月为例,说明齐和顺象征春季万物整洁勃发的状态,并延伸至卦象与季节对应关系中。例如,离卦象征光明与显化,坤卦代表养育与收获,两者结合体现阴阳相战与万物生息的动态平衡。
在讨论秋收季节时,归卦被解读为秋收喜悦的象征,对应八月果实累累的景象。战鼓前则隐喻九月、十月的农忙周期,此时需兼顾收割与播种,体现生时与阴阳转化的矛盾统一。王殿卿进一步强调,冬季十一月是休养生息的节气规律关键阶段,万物需回归静极状态,以顺应“动极则静”的卦象哲学。
最后,他结合卦象分析指出,东方为阳气始生之地,西方为万物归藏之所,天地运行遵循阴阳相战与万物生机的循环法则,而卦象的本质正是对自然规律与生命周期的凝练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