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围绕《易经》的核心哲学展开,强调变化是宇宙永恒规律。主讲人通过人生阶段与花开花落的比喻,说明易经揭示的“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指出只有把握变化中的恒定规律,才能实现修道悟道的目标。
第二部分系统解析八卦符号体系,阐述阴阳爻组合形成八卦的过程,并延伸至六十四卦的生成逻辑。引用朱熹《周易本义》及南北朝《周易参同契》,说明八卦符号在炼丹术与哲学中的双重应用,强调记忆八卦口诀(如“乾三连,坤六断”)对入门的重要性。
进一步探讨河图洛书与五行文化的关联,分析先天八卦方位与数字配属关系。通过“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等河图数理,揭示五行生克与方位对应原理,并结合人体与自然的类比,说明八卦在面相学中的应用,如离卦主目、兑卦主口等象征体系。
最后强调学习《易经》需从基础入手,建议通过背诵卦辞爻辞、理解三才之道(天地人)的交互关系,将阴阳变化的哲学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指出东方文化“生生不息”的特质与五行数理的深层关联,呼吁回归经典文本以掌握宇宙人生变化的根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