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消费市场呈现“潮退”与“潮涌”并存的特征。一方面,传统消费领域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出现消费潮退经济下行现象,如2022年上海等城市人均消费支出低于2019年水平;另一方面,新业态如淄博烧烤、杭州亚运会等通过烟火气消费新场景快速吸粉,推动消费潮涌新业态发展,带动区域消费再均衡。
从消费时代特征看,中国正处于第三消费时代向第四消费时代的过渡阶段。与日本低欲望社会不同,国内消费呈现纵向差异:既有高端名牌需求,又有多元化、简约环保趋势,同时地域文化回归,如地摊市集兴起。这一分化与人口结构、地区差异等变量叠加相关,形成复杂的社会经济形态。
科技迭代重构消费场景,催生新零售与体验型消费增长。云计算、AI等技术推动线上消费高效发展,而传统商圈遇冷。同时,体验型经济增速超越商品零售,社交平台成为营销突破口,如抖音夜宵活动带动GMV增长。
消费观升级体现为从物质转向精神需求,性价比消费崛起。拼多多等平价品牌受追捧,而精神消费场景如解压项目、文化体验兴起,契合年轻人对幸福感与自我实现的追求。此外,社区私域流量激活成为新趋势,疫情后社区消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盘活固定用户群体。
总体来看,消费潮退与潮涌的动态平衡反映了中国城市消费的再适应过程。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消费需依托科技、文化创新与场景升级等外生动力,围绕消费者实际价值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