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与秀才联名状告县令
蒲松龄联合三名秀才向巡抚衙门递交状纸,指控林兹县令康仁龙糊涂断案、搜刮民财、草菅人命。状子提到康仁龙在旅馆生熟蛋案中滥用职权,并讽刺安察院闭门缸的官僚作风。蒲松龄要求巡抚为民申冤,严惩康仁龙。
康仁龙与巡抚的勾结
康仁龙被巡抚紧急召见后,面对联名状告极力否认罪行。他辩称自己不识字,对状子内容“看不明白”,甚至用麻将术语比喻官场腐败规则。巡抚表面斥责其荒唐,实则暗示可通过贿赂掩盖罪行。康仁龙借机献上八千两白银,获得“无是生非,咎由自取”的批示,试图平息案件。
官场腐败与权力交易
巡抚以“秀才造反,聚众滋事”为由驳回蒲松龄的诉求,暗示可通过更高贿赂(如十六字批示)操控司法。康仁龙通过总兵府当差英雄用武的关系网,联合巡抚衙门受贿掩盖真相。双方对话中多次用麻将隐喻官场腐败规则,揭露权钱交易已成常态。
蒲松龄的坚持与困境
蒲松龄揭露康仁龙受贿糊涂断案后,仍坚持科举入仕,但同伴感叹“苦海无尽头”。四人虽联名状告冤案,却因官场闭门缸的阻挠难见公道。最终,巡抚以“白刺猬拱门”(暗指银钱入账)草率结案,蒲松龄等人被迫继续科举,凸显科举制度与官僚体系的双重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