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与亭名由来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绘了琅琊山深秀林壑的景色。沿山行六七里,两峰之间酿泉潺潺而流,泉畔坐落着琅琊山醉翁亭。此亭由山中僧人修建,太守欧阳修以“醉翁”自号,因他寄情山水之间的心境,而非沉湎于酒。
自然景色与四时变化
山间朝暮景色随光影变幻,日出时云雾散开,日落后岩穴晦暗。四季风光各异:春有幽香野花,夏现繁茂树荫,秋至风霜高洁,冬临水落石出。朝往暮归间,四时之景更迭,山水之乐无穷。
滁人游乐与宴饮场景
滁人往来游乐,或歌于途,或休于树,前呼后应。太守设宴席盛况,以酿泉为酒,山肴野蔌待客。众宾喧哗欢宴,觥筹交错,而苍颜白发的太守颓然醉于其间。
归去与主旨升华
夕阳西下,太守归而宾客散,树林禽鸟复鸣。欧阳修点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以“与民同乐”为志。醉能同乐、醒能述志者,正是庐陵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