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以黄初三年历史背景为时间线索,记述作者途经洛川时的所见所感。开篇提及曹植洛神赋创作背景,借宋玉《神女赋》中楚王神女传说故事为引,引出对洛神宓妃神话形象的追寻。
文中通过洛川自然景观描写,烘托出洛神宓妃的超凡脱俗。以“惊鸿游龙”“秋菊春松”等意象,刻画其“荣曜秋菊,华茂春松”的绝美容颜,并运用“流风回雪”“太阳朝霞”等比喻,展现洛神宓妃神话形象的动态神韵。
后半部分聚焦洛神赋情感表达分析,描绘人神之间的互动:赠玉佩、诉衷肠,以及众神灵聚会场景。通过“罗袜生尘”“转眄流精”等细节,强化洛神赋离别场景描绘的哀婉氛围,凸显“人神道殊”的怅惘。
结尾以“命仆夫而就驾”收束,呼应开篇的东归之路。夜不能寐、回望洛川的描写,深化了曹植对洛神宓妃的眷恋与遗憾。全篇融合楚王神女传说故事的浪漫色彩与黄初三年历史背景的现实投射,成为三国文学洛神赋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