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宣布对台湾地区加征32%关税,引发岛内经济震荡。台湾股市开盘暴跌近2100点,创历史最大跌幅,反映市场对关税冲击的恐慌。台湾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美出口占GDP比重近10%,机械工具、汽车零部件、信息通讯设备等重点产业面临订单锐减,中小企业被迫停工,预估对美出口将减少63%,全年GDP可能陷入负增长。
民进党当局因误判形势,未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导致政策仓促出台。台行政机构提出补助880亿新台币等短期措施,被批评为“花钱买平安”,缺乏长远规划。岛内舆论质疑台积电赴美投资未能换取关税豁免,凸显美国将台湾视为“提款机”的真实意图,台美所谓“坚如磐石关系”的谎言被进一步戳破。
对比大陆对美加征34%关税的强硬反制,台湾当局选择“不报复、不惹麻烦”策略,引发民众不满。舆论批评民进党持续“倚美抗中”路线,牺牲本土产业利益,加速产业空心化风险。台湾中小企业恐因关税压力外移,连带冲击就业市场,形成经济恶性循环。此次事件暴露美国强取豪夺本质,也凸显民进党为政治私利牺牲全民福祉的执政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