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执政团队近期进行小幅改组,仅调整16人并新增运动部门,但关键职位如行政机构负责人卓荣泰及争议部门主管均未变动,引发“换汤不换药”的批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与资深媒体人赵少康指出,此次改组缺乏反省诚意,未能改变团队对抗性风格,例如内务、法务、教育等部门负责人仍持续推动中正路改名、司法偏袒绿营及台独教育等争议政策,导致社会撕裂加剧。
赖清德民调满意度下滑至31%,执政危机进一步深化。分析认为,改组目的仅为稳定局面,转移大罢免事件民怨,例如计划让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担责下台。然而,此类操作被指敷衍民意,难以缓解民众对经济、关税及社会议题的不满。
民进党当局的困境根源在于赖清德个人政治路线。其坚持“抗中谋独”两岸政策,持续推动“赖十七条”对抗大陆,同时依赖美国“以美谋独”,导致台湾战略空间萎缩。若未调整两岸政策、朝野对立策略及亲美路线,民进党恐陷入孤立,加剧施政混乱与民意反弹。
外界指出,台独路线本质是绝路,唯有回归九二共识、缓和朝野矛盾、修正激进政策,才能避免台海局势恶化。然而赖清德若持续刚愎自用,民进党恐在2026年县市长选举中遭遇更大挫败,最终被民意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