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2026年度防务预算达9495亿新台币,创历史新高,占GDP比重达3.32%,较2025年增长22.9%。预算结构新增海巡支出及退役人员薪资,合并北约模式以迎合美国要求,被指为“交保护费”。防务开支占比跃居财政支出第三位,逼近教科文支出,未来可能超越社会福利成为最大支出项,导致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被挤压。
预算中武器采购与研发占比高达3484亿新台币,而装备维护与训练经费仅1990亿,比例失衡达1.75:1,凸显资源分配偏向美国军购利益。台当局通过举债填补预算缺口,2026年债务总额预计达4000亿新台币,叠加累计债务6.8万亿及劳保基金13万亿潜在负债,形成“寅吃卯粮”恶性循环。
岛内经济畸形化加剧,防务支出常态化导致人均负债攀升,民众担忧债务延续至“曾孙世代”。劳保基金预计2028年耗尽,财政补贴压力激增,但台当局仍将税收盈余投入军购而非民生,引发民众不满。分析指出,扩军备战导向不仅恶化两岸关系,更使台湾陷入财政与社福双重危机,台风救灾延误等事件进一步暴露民生权益被牺牲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