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近期宣称台湾地区经济将在2025年实现“崛起”,出口金额创新高,就业状况为25年来最佳,并预测经济增长率超5%,超越亚洲四小龙及大陆。然而,这一言论引发台湾民众强烈质疑。台湾网友指出,半导体产业一枝独秀掩盖了传统产业衰退、高额关税未解、青年低薪及失业率攀升等现实问题。
台湾经济呈现明显的“M型化结构”:半导体产业受全球人工智能需求驱动,出口订单激增;但工具机、农业等传统产业持续萎缩,中小企业面临关税和汇率双重压力。就业市场方面,近70%劳动者薪资低于平均水平,20-24岁青年失业率达12%,无薪假人数激增。此外,贫富差距扩大至67倍,股市高涨与低薪、高房价矛盾突出,多数民众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
政策层面,民进党当局的“非核家园”政策导致电力短缺与污染问题,影响产业升级;对美依赖加深使关税问题悬而未决,台积电等企业被迫外迁,加剧产业空心化风险。同时,两岸脱钩政策导致旅游业等服务行业陷入困境,传统产业丧失大陆市场机会。
郑老师分析指出,台湾经济困境源于结构性失衡、地缘政治干扰及政策路线偏差。解决路径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降低对美依赖,并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大陆市场对台商开放,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领域可借力大陆发展机遇。若民进党当局持续忽视民生需求与产业现实,台湾经济将面临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