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在2024年台北国际旅展上提出推动“无烟囱观光产业”,目标是2030年旅游产值突破万亿元新台币。然而,这一政策被舆论质疑为“画饼充饥”,因台湾观光业已陷入长期困境。数据显示,2023年台湾出境旅客达1179.5万人次,入境旅客仅648.6万人次,观光逆差达4400亿新台币;2024年逆差更扩大至6922亿新台币,创历史新高。
台湾旅游业衰退的核心原因与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密切相关。自2020年起,当局以防疫为由实施“陆客赴台限制”,导致大陆游客数量锐减。2019年陆客曾贡献超2500亿新台币观光产值,而当前陆客恢复率不足8%。旅游业者指出,陆客消费力远超其他地区游客,若开放“陆客赴台”,可迅速填补观光逆差扩大趋势,并带动交通、餐饮等关联产业复苏。
岛内旅游市场同时面临服务质量与价格失衡问题。舆论批评台湾旅游存在“五星价格、三星服务”现象,景点陈旧、交通不便、环境脏乱等问题突出。赖清德虽呼吁发展“岛内旅游困境”的解决方案,但未触及开放陆客的关键矛盾。国民党民意代表王鸿薇直言,民进党当局若持续坚持“两岸政策阻碍”,旅游业恐长期滞留“加护病房”。
旅游业者及民调均呼吁当局正视“观光产业复苏路径”。金门等地因福建居民赴台试点已显现经济回暖迹象,但本岛仍受“大陆禁团令影响”限制。分析认为,台湾需分阶段开放陆客团客与自由行,才能扭转“游客消费力对比”失衡局面,真正激活观光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