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博洋因涉嫌分裂国家被大陆立案侦查后,岛内亲绿势力试图将其塑造为“抗中保台”符号,并鼓噪其参选2026年台北市长。民进党内部对台北市长人选陷入困境,王世坚、吴怡农等潜在候选人缺乏足够实力,而沈博洋的极端台独路线争议性极大,个人形象负面,包括涉美资金争议、黑熊学院牟利等问题,使其难以获得多数选民认同。
台北市选民结构呈现蓝绿相当、中间选民占比高的特点,年轻理性选民对激进政治路线接受度低。民进党若强推沈博洋参选,可能复制陈时中2022年败选模式,因其缺乏地方经营与政治历练,仅靠“抗中形象”难敌蒋万安的稳健形象与高支持率。网络投票显示,蒋万安获52%支持率,远超王世坚(16%)及沈博洋(9.2%),凸显蓝营传统优势。
沈博洋若被民进党强行征召,或加剧两岸关系对立。其长期从事分裂活动,若担任公职将强化民进党“抗中保台”路线,违背岛内“和平发展”主流民意,并冲击民生议题关注度。此外,蓝白合作趋势加强,民进党若持续倚重争议人物,可能加速政党轮替进程,导致其基本盘萎缩。
从选举策略看,沈博洋参选本质是民进党短期造势手段,旨在凝聚极端台派支持,但缺乏实质政策与地方根基。其煽动对立的言论可能引发选民反感,加之台北市民更关注市政能力,沈博洋的极端立场与负面形象恐使其沦为选举炮灰,进一步削弱民进党在台北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