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出现商贩以珍珠鳖冒充野生甲鱼高价售卖的欺诈行为。盐城王大姐花费680元购买所谓"鳖王",经鉴定实为外来物种珍珠鳖。南京、扬州等地也发现类似骗局,商贩将体长三四十厘米的珍珠鳖包装成"野生大甲鱼",标价上千元售卖,而该物种实际养殖成本仅20余元/斤。
南京长江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指出,珍珠鳖原产北美洲,因繁殖快、食量大,若被放生至自然水域可能引发生态入侵风险,挤压中华鳖生存空间。中华鳖与珍珠鳖可通过外壳特征区分:前者壳面光滑,后者布满珍珠状凸起。
法律专家表示,将养殖珍珠鳖虚假宣传为野生保护动物售卖,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欺诈条款,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若涉及真正保护动物交易,可能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管,严查街头虚假宣传行为。同时应普及外来物种鉴别方法和科学放生知识,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消费意识,避免因高价售卖骗局造成财产损失及生态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