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南京员工因患轻度腰椎间盘突出,凭借三甲医院开具的11张病假条累计休假82天,但期间跨省参加演唱会及婚宴。公司以“严重违反诚信原则和规章制度”为由将其解雇,该员工起诉索赔却遭法院驳回。法院认定,员工利用虚假病假从事非医疗活动构成旷工,符合《劳动合同法》中合法解雇条款,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该事件暴露医院病假条管理规范存在的漏洞。律师指出,医生若未严格核查病情开具病假条,可能面临吊销职业证书等处罚,但现行制度对“小病大开”缺乏有效监管。类似案例中,员工以旅游、健身等非医疗目的使用病假,均可能被认定为违反职场诚信行为准则,导致解雇且无法获得赔偿。
针对虚假病假产业链,法律明确伪造或买卖病假条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拘留罚款,涉及伪造印章者更需承担刑事责任。专家强调,职场信用是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失信行为不仅触发违法解雇法律认定标准,还可能对个人职业生涯造成长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