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26日,是河北曲阳实验学校学生报到的日子。王女士很早就带着女儿涵涵去了学校,但让王女士没有想到的是,见到涵涵班主任时,却被告知学校决定不让涵涵来上学了。王女士一头雾水询问原因,班主任回答到:“这是学校的决定,具体情况她也不清楚。“
随后,王女士找到校长。无论王女士怎么说,校长就是不同意让涵涵继续回到学校上学,还说了一句:“你做了什么自己不清楚吗?“这就让王女士更加迷惑了,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事会影响到女儿上学呢?
这时,王女士意识到,可能是她在家长微信群里的发言影响到了女儿上学。她回忆到,之前她在家长群里提到学校住宿条件差,抱怨了几句,女儿班主任在开学前几天曾提醒她,不要在群里发关于学校的负面新闻。
对于河北曲阳实验学校的“负面新闻“,王女士说,主要就是学生宿舍住宿条件的问题,一个宿舍住着30多个孩子,空调每天只开两个小时,孩子晚上热得睡不着。而让30多个学生挤一个宿舍,家长认为其中重要原因,是学校把校内楼房租给曲阳县交通局。
与涵涵的情况类似,即将升入九年级的王欢在开学前就被通知不让上学了。王欢的母亲范楠(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8月21日,她发现每次家长在微信群发什么,学校都能第一时间知道。
于是,群里发了一条信息“群里有学校的奸细”,并骂了几句。第二天,王欢去学校交学费时,学校拒绝收学费,并通知他不要再来上学了。
明年就要升入高中了,孩子不能上学,范楠十分着急,就把孩子转到了村里的学校。家住县城的王欢说,现在他需要乘县城到村里的大巴车,每天往返二十多公里上下学。还有一位家长称,刚开始她的孩子去交费也是不收,后来托了一个朋友找学校的领导,才顺利回到学校上学。
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解到,有4名学生被开除。这4名学生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的家长都曾在微信群发过学校的“负面信息”。记者采访到该校的一位副校长。她说:“经校务会研究决定,列了一个名单,他们这几个人不让来了。”
至于为什么开除学生?副校长表示:因为家长在群里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有什么意见可以跟学校说,或者跟班主任说,家长这么做给学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随后,中国青年报记者又来到了曲阳县教育局。一位负责人称,教育局已经成立调查组调查此事。目前,曲阳县交通局已经搬出学校,等房屋改造完成后,学生们都能搬入8到10人的标准宿舍。另外,他承诺,不会让一个孩子失学。今天16时许,王女士致电记者称,班主任已通知女儿去上学。
对于此事,新京报评论员表示:家长一“抱怨”孩子就失学,真是闻所未闻!据该校官网介绍,其办学目标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孩子成为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办学理念是“本着教书育人、知识与做人并重的原则,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为成就未来奠基……关注身心健康,为幸福生活奠基。”“管理一流、设备一流、师资一流、成绩一流”的实验学校初中部,在2015年年检中被评为示范性学校。
家长一“抱怨”孩子就失学,这样的学校是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吗?所谓的“知识与做人并重,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为幸福生活奠基”,完全就是一句空话。这样的“示范性学校”,究竟在“示范”些什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求实,理应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义。一个“真”字涤荡了教育中存在的虚假伪善的尘垢,教学生求真知,说真话,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实乃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质的属性。学校的宿舍紧张,竟然连“抱怨”的权利都没有,岂不哀哉!如此“教书育人”,也是荒唐。
开学在即,满心欢喜回学校却被拒绝,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呢?欢迎在留言区留下您的看法。感谢收听今天的节目,更多精彩敬请关注热点N+1.(文稿来源:人民网、新京报)
文稿整理:石果玉
150xxxx2927:有毛病还不让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