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性别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婚姻市场,性别失衡问题将是影响中国人口结构均衡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
刚刚集体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批“00后”,将在两年之后陆续迎来适婚年龄,然而,他们将遭遇一个挑战:性别比失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进行的人口普查数据,00后总人口大概1.46亿左右,其中男生比女生多将近1300万。其中,每一个年龄段男生大约比女生多100万左右,甚至更多。
2000年出生的00后,现在正好18岁,大多数在今年正式步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也即将进入适婚年龄。然而,根据国家人口普查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出生的人口,男女比例大概为118.23(女=100,以下同),其中男生783万,女生662万,男生比女生多121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10年出生的总人口大约1.46亿,其中男生7952万比女生6688万,多出1264万。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姜全保认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在106,也就是100个活产女婴,大概对应于106个活产男婴。
但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在1980年代以来逐渐升高。普查数据显示,到1990年出生性别比超过了110,也就是男生比女生比例是1.1:1。而2000年出生性别比数据在120左右,也就是男女生比例接近1.2:1。
男女比例失衡,结婚率会受到影响吗?
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陆杰华指出,男性人口基数多于女性,使得婚姻挤压问题将更加严峻。从年度数据看,2005年到2013年,结婚率在持续上升,从6.3‰上升到9.92‰。但是此后结婚率进入下降通道,2017年全国结婚率只有7.6‰。
姜全保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观念的转变,结婚率下降,不婚率提高,出生率下降,这在发达国家是正常的规律,包括中国周边的日本和韩国都已经证明这一点。
他建议,避免结婚率快速下降,除了要延长产假、给予一定生育补贴等措施外,还要降低住房成本,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房价高的问题应该采取措施,高房价是阻碍人们结婚和生育的一个非常不利因素。”
学界的研究给了出两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一是在采取“一孩半”政策(第一胎是女儿即可在间隔几年后生第二胎)的广大农村地区,数据显示第二、第三胎的出生性别比极度失衡,男婴与女婴比例高达150:100,甚至达到180:100。二是1997年广东农村地区的生育政策由“两孩”收缩到“_孩半”,短短几年,出生性别比急剧攀升。从2010年,直到2030年之后,中国很可能会经历男女比例失调的洪峰。这将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变化,我们可曾做好了准备?(文稿源自:中国商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
文稿整理:石果玉
仁渔:光说不练假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