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立夏前多补津液少喝水!3个滋阴补水穴位,失眠、气虚、换季爱生病的人尤其要用

所属专辑: 艾灸治病108招
主播: 冯名雨
最近更新: 20小时前时长: 12:34
艾灸治病108招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津液不足症状

# 滋阴补水穴位调理

# 太溪穴缓解失眠

# 三阴交调理气虚

# 足三里增强免疫

# 虚火导致口干

# 脾胃阳气不足

# 痰湿脂肪堆积

# 换季生病预防

# 气血不足失眠

立夏前津液不足的原因与影响
立夏前阳气升发,空调使用过度、熬夜及寒凉饮食易导致津液不足。津液不足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紧绷、失眠多梦等症状。单纯多喝水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形成痰湿脂肪堆积,需通过调理脾胃阳气促进津液生成。
滋阴补水穴位的作用机制
太溪穴、三阴交、足三里是调节津液的关键穴位。太溪穴为肾经原穴,可滋阴降虚火,缓解失眠与手脚心发热;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汇处,可调理气虚、改善月经量少;足三里通过健脾胃阳气,促进水液转化为津液,增强免疫力,预防换季生病。
穴位应用与案例效果
按揉太溪穴配合艾草精油可缓解更年期失眠;三阴交贴敷自发热艾灸贴能改善产后气虚与便秘;艾灸足三里结合山药粥可提升儿童免疫力,减少感冒频率。三穴位联合使用形成“生产-运输-储存”津液的完整链条,兼顾气阴双补,比单一调理更全面。
津液调理的实践建议
针对津液不足症状,需避免过度依赖喝水,结合穴位按摩与艾灸,同时减少寒凉饮食损伤脾胃阳气。通过滋阴补水穴位调理,可改善气血不足失眠、虚火导致口干等问题,预防痰湿脂肪堆积及换季生病,维持身体内外平衡。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