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月经量少到护垫度日?中医揭秘:四个穴位 + 一碗汤,让姨妈满血复活

所属专辑: 艾灸治病108招
主播: 冯名雨
最近更新: 14小时前时长: 17:31
艾灸治病108招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月经量少中医调理

# 气血两虚月经问题

# 中医穴位调经方法

# 五红汤补气血方

# 血虚型月经量少

# 肾虚型月经问题

# 痰湿型月经量少

# 气滞血瘀型痛经

# 艾灸调理月经量

# 久坐伤肾气血不足

月经量少成为现代女性常见问题,中医认为其本质是气血不足或代谢失衡的信号。根据临床分析,月经量少可分为四类:血虚型因过度节食、熬夜或寒凉饮食导致脾胃虚弱,表现为经色淡、唇甲苍白;肾虚型因久坐、流产或过度运动损耗肾气,伴腰膝酸软、凌晨易醒;痰湿型与高糖高脂饮食相关,表现为体胖、白带多、舌苔厚腻;气滞血瘀型由情绪压力或受寒引发,伴随痛经、血块及面部色斑。
针对不同证型,中医推荐四个关键穴位调理:血海穴可激活脾经生血,搭配五红汤(红豆、红皮花生、红枣、枸杞、红糖)补益气血;三阴交调和肝脾肾,改善肾虚型问题;丰隆穴祛痰湿,配合四神汤(茯苓、芡实、山药、莲子)加强代谢;太冲穴疏肝解郁,辅以玫瑰花茶缓解气滞血瘀。日常需避免久坐伤肾,减少奶茶冷饮摄入,并通过艾灸或穴位按摩改善气血循环。
专家强调,月经量少是身体求救信号,需从生活方式调整入手,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及针对性食疗。通过综合干预,气血恢复后月经周期及经量可逐步改善。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