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比保和丸更强大,堪称人体清道夫,连灸3周,横扫气、血、痰、湿、食

所属专辑: 艾灸治病108招
主播: 冯名雨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09:15
艾灸治病108招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天枢穴艾灸方法

# 支沟穴疏通淤堵气

# 太冲穴疏肝理气

# 公孙穴补气养护

# 气滞型便秘症状

# 积食性肠道淤堵

# 艾灸通便穴位组合

# 手背刮痧引气下行

# 肠道淤堵排便困难

# 补气恢复肠胃动力

冯明宇在音频中提出,针对顽固性便秘问题,需综合调理气滞、积食、肠道淤堵等机制。他推荐四个关键穴位:天枢穴、支沟穴、太冲穴和公孙穴,通过艾灸、刮痧等方法分步骤改善肠道功能。
天枢穴作为大肠募穴,艾灸此穴可增强肠道气血募集能力,直接刺激肠道蠕动,缓解积食性肠道淤堵。对于排便无力或腹部硬块,持续点按天枢穴可推动垃圾排出。
支沟穴通过手背刮痧疏通淤堵气,尤其适合因气滞导致的腹胀。刮痧时从手腕向手肘方向操作,能引导三焦经气下行,缓解肠气淤积。太冲穴则侧重疏肝理气,纠正因情绪压力引起的气机偏颇,适合肝郁气滞型便秘患者艾灸调理。
公孙穴作为收尾环节,重点在于补气养护,避免疏通过程中耗损脾胃元气。该穴位位于足弓骨后凹陷处,艾灸或刮痧可促进肠道自我修复,防止通便后出现气虚乏力。
四个穴位组合运用,覆盖化积、顺气、纠偏、防护四个阶段,连续艾灸三周可逐步改善气血痰湿淤堵问题,恢复肠道正常蠕动功能,达到“清道夫”效果。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