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电子身份证全面推行
2025年1月1日起,药品追速码作为药品电子身份证实现全场景覆盖,强化医保全链条监管。通过唯一编码追溯药品全生命周期,精准打击假冒、串换等违规行为。截至2025年2月,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归集219.36亿条追溯码数据,6月底前将完成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应采尽采。
医保支付分组方案升级
DRG-DIP 2.0版分组方案于2024年底完成切换,优化病种分组结构并建立预付金机制,推动医保基金拨付周期缩短至20个工作日。新版分组方案覆盖26个诊断大类及9250组核心病种,配套协商谈判、数据公开等机制,助力精准治理和及时结算。
医保违规自查常态化
2025年3月底前,定点医药机构需完成2023-2024年医保基金使用自查自纠,新增肿瘤、麻醉等九大领域。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同步实施,对违规人员实行扣分制,严重者暂停或终止医保支付资格,强化“管到人”的监管力度。
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加速
国家医保局发布24项医疗服务立项指南,统一地方价格项目标准。2025年第三季度前,各省将试运行新规范,并通过两批高价检验项目治理减轻群众负担。2025年起,中心静脉导管等价格新政逐步落地。
医保跨省共济扩围
医保钱包功能实现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2025年试点范围扩展至14个省份的117个统筹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支付近亲属居民医保费用,打破地域限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
国家医保局计划2025年发布首版丙类药品目录,引导商业保险覆盖创新高价药品。同步优化医保参保机制,明确未连续缴费者需经历三个月待遇等待期,断保时间越长等待期越长,鼓励持续参保。
2025年多项医保新规协同推进,通过电子监管、支付改革、资格管理、价格治理等举措,推动医疗保障体系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与基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