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同胞展开了持续抗争。刘永福临危受命负责台湾防务,在台南联合地方武装构建防御体系,虽因寡不敌众最终退守,但台湾军民在甲午战争后仍重创日军,导致其伤亡远超其他战场。
1930年,赛德克巴来电影剧情原型“勿设起义抗日事件”爆发。高山族分支赛德克人在首领莫那鲁道带领下,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起义虽遭日军毒气战镇压,但成为台湾抗日斗争的重要篇章。莫那鲁道率族人退守山林,最终壮烈牺牲,其事迹成为台湾同胞抗日斗争的精神象征。
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汉人与少数民族反抗不断。林少猫、李友邦等组织多起抗日事件,其中李友邦组建的台湾义勇队转战华东、华南,成为敌后抗战重要力量。台湾光复后,义勇队参与接收工作,李友邦却因政治迫害牺牲,但其抗战史仍被后世铭记。
从甲午战争到1945年台湾光复,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贯穿五十年殖民史,展现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民族精神。这些抗争与大陆抗日洪流紧密呼应,成为世界反殖民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