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产AI情感陪伴机器人亮相,其核心功能包括自然语言对话、情绪识别与反馈。以杭州中汇智研科技推出的“汤姆猫”机器人为例,产品通过硅胶材质机身和互动表情设计,结合自研垂直大模型及第三方技术(如深度求索的“豆包”模型),实现多轮对话和拟人化交流,突破了传统智能终端的指令性应答模式。
技术层面,大模型技术成为情感交互的关键支撑。机器人内置40余种情绪识别算法,通过声音、表情等多模态反馈与用户共情,例如在识别低落后提供正向引导。同时,中间层技术架构可积累用户数据,生成个性化用户情感图谱,推动产品向“千人千面”方向演进。
目标用户群体覆盖儿童与老年人两类人群。初期设计针对3-12岁儿童的递进式问答,后发现老年群体对情感陪伴需求迫切,例如防诈骗提醒等场景化功能。用户实测反馈显示,机器人通过情绪交互和表情传递,逐步成为家庭成员的“拟人化”存在。
未来发展方向聚焦产品形态升级,如赋予机器人移动能力,使其在家庭场景中实现主动迎接、跟随等行为。汤姆猫CEO张维璋提出,AI情感陪伴机器人需突破桌面形态限制,向“家庭生命体”演进,推动芯片、代工等产业链技术迭代,最终形成真实可落地的情绪价值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