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已进入秋季花粉过敏高发期,以蒿草、豚草、灰梨等杂草花粉为主要过敏原,其中蒿草花粉致敏性最强。此类花粉颗粒小、易飘散,易引发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症状包括打喷嚏、流涕、眼痒等。北京世纪坛医院监测数据显示,8月下旬至9月初花粉浓度连续15天达最高等级,患者就诊量显著增加。
专家指出,过敏性鼻炎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但可通过病程和伴随症状区分。感冒通常伴随头痛、发热、咽痛,3-7天缓解;过敏性鼻炎则持续至少3周,且具有明显季节性和时间性,如每年同一时段复发。建议曾确诊的患者在花粉季前一周启动预防性用药,以减轻重症发生。
防护措施方面,戴口罩可减少鼻部症状,佩戴防护眼镜能缓解眼痒。过敏本质是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而非免疫力低下。过敏体质人群的免疫系统将花粉等无害物质误判为威胁,引发过度反应。因此,科学防护与提前干预是控制症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