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国家能源局回应负电价现象,其成因和影响几何

所属专辑: 焦点时刻
最近更新: 19小时前时长: 04:52
焦点时刻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负电价现象成因及影响

# 电力市场供需失衡分析

# 新能源装机快速扩大

# 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波动

# 发电企业收益影响因素

# 居民用电价格稳定性

# 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

# 清洁能源发电空间优化

# 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扩大,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显著提升。然而,电力市场供需关系阶段性失衡导致负电价现象频发,例如四川电力现货市场曾出现全天负电价,最低达每兆瓦时负50元。这一现象本质上是电力市场供需关系的真实映射,尤其在供给端水电、新能源上网量激增,而需求端因气温下降、工业用电增速放缓导致用电需求锐减时,负电价成为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
针对公众关注的负电价是否等同于发电厂倒贴钱的问题,专家解释,负电价仅反映电力现货市场中上网侧的交易价格,用户侧电价仍需叠加输配电价和政府附加费用,因此用户无法免费用电或获利。国家能源局指出,负电价不等于负电费,电力中长期合同保障了发电企业收益的基本盘,结合新能源补贴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总体收益影响有限。
负电价现象对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短期负电价可激励储能设施建设、引导用户错峰用电,为清洁能源发电让出空间;但长期负电价可能暴露电力明显供大于求的问题,需通过优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当前居民用电价格仍执行政府定价机制,与现货市场价格脱钩,因此负电价暂未波及居民生活用电领域。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