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密西西比州发生食用猴运输事故,携带新冠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猴外逃,暴露生物实验室安全漏洞。当地警方全副武装追捕,但涉事方杜兰大学轻描淡写回应,引发公众对生物安全监管缺失的质疑。
美国生物实验室安全问题由来已久。2014年,CDC高安全实验室因跳过灭菌步骤导致炭疽样本泄漏;2008年犹他州军事实验室通风故障引发细菌气溶胶扩散,致多人感染;上世纪50年代脊髓灰质炎病毒泄漏事件更导致儿童终身瘫痪。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0年,美国年均发生超100起病原体外泄事件,60%涉及致命病原体。
监管体系碎片化加剧风险。美国生物实验室由CDC、农业部、五角大楼分头管理,形成监管盲区。五角大楼控制的海外实验室(如乌克兰20余所)缺乏透明度,且超90%本土实验室依赖行业自律。国防部主导的生物武器军事化研究占比达四成,民用安全让位于军事利益,典型案例包括德克里克堡的埃博拉和炭疽武器化研究。
行业自律失效进一步放大隐患。杜兰大学选择性公开安全数据、CDC整改流于形式等事件频发,七成实验室存在安全记录造假。此次猴子外逃事件不仅反映实验室灭菌流程疏漏,更指向系统性生物安全监管缺失,潜在生化污染公共风险持续威胁全球。